精神病性人格結構
精神病性患者的內心體驗相對極端。他們出現幻覺、妄想及牽連觀念,思維邏輯混亂。也許,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完全正常的一個人,可是身處某種刺激時,就會激發(fā)癥狀。
精神病性的患者是自體和客體之間沒有清晰的邊界(融合狀態(tài)),即共生-精神病狀態(tài)。他們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恐懼,行為表現為疏遠別人。他們的健康部分會覺得自己的世界和別人的不一樣,要從正常人的世界中脫離出來,要離開正常界;同時又堅信自己有超能力,會對別人造成傷害。這是他們的恐懼之源。
如何理解精神病性的攻擊性?主要是因為沒有足夠強大的自我能夠去處理、去管控他們的恐懼,投射出來就成為被害妄想。
精神病患者與日常“現實”若即若離,思維意識是碎片化的。他們既不能依賴自己認同的連續(xù)性,也無法相信別人具有自我連續(xù)性。即使偶爾能夠成功地辨別出情境背后的部分含義,但是他們通常無法完整解讀,無法正確體察別人對他的情感,而是牽強附會地把自己的意愿填入其中,甚至明顯的歪曲事實。雖然能夠敏銳地體會到他人的感受,但是他們的解讀方式通常是錯誤的。這類隱匿性的精神病的患者,需要用支持性的治療,并用藥物去處理其精神病性的東西。
精神病人還懷疑自己的存在。有幾個方面的原因:一方面是遺傳特質,如家族中基因的病態(tài),天生自體客體模糊;另一方面,從家庭治療師的角度發(fā)覺,人的童年期會內化外在的東西,可能在這些家庭中,人和人之間的對話是病態(tài)的,患者內化并形成自我對話,譬如,對話中的'你'和'我'之間是很混亂的。再比如有些母親說,兒子如果沒有了,自己也活不下去,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,無法活出自己,會覺得自己沒有走自己的路的權利等。有些母親因為某些原因很焦慮,母親分不清楚自己的焦慮和孩子的焦慮,會把自己的焦慮入侵到孩子,認為我焦慮孩子也焦慮,情緒是沒有邊界的,把孩子搞暈了,我媽很焦慮我也很焦慮,不能獨立出來去發(fā)展自己的情感,在什么情況下我的感覺和爸爸媽媽的感覺是不一樣的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,孩子從小沒有人理會,吵鬧無人理會,就像是不存在的,總是被忽略的,沒有感到自己是一個被關注的活體,存在感比較低。有存在感是一種自我的力量。
想要了解精神病患者的主觀世界,要好好去珍惜/體會他們所使用的防御,比如回避、否認、全能控制、原始性理想化或貶低化、原始性投射或內攝、重度解離、付諸行動及軀體化等,需要更多地使用支持性治療,而不是拆除防御,這些防御更多是前語言期的,防御的是無名的深深的恐懼。簡單地說,他們就是在防御可能會讓自己發(fā)瘋的部分。
精神病患者十分看重真誠,渴望尊重與希望,可是過度索求會讓人力不從心,心理“耗竭”。因此,對于精神病患者,如果不甚了解,切莫嘗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