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阜陽心理咨詢中心】
這句話,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許多人內心深處那道隱秘的門。
我們從小被教導要孝順,要理解父母,要原諒他們的過錯。
然而,當傷害真實存在時,原諒真的那么容易嗎?
01
我有一個訪客:小雅。
她從小在一個充滿爭吵和暴力的家庭中長大。她的父母總是因為一些小事爭吵不休,甚至有時會動手。
每當這種時候,小雅只能躲在房間里,捂著耳朵,默默流淚。
長大后,小雅努力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,卻發(fā)現(xiàn)那些傷痛如影隨形。她無法原諒父母曾經(jīng)的冷漠和爭吵,每次想起童年的那些場景,心中就涌起一股無法言說的痛苦。
我們時常被教導要學會原諒,要放下過去的痛苦,勇敢地面對未來。
但對于像小雅這樣的人來說,原諒父母是一件無比艱難的事情。
原生家庭的傷害,像一根刺,深深地扎進我們的心里。每當想起那些不愉快的往事,心中的傷口就會被再次撕開。
當小雅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屢屢受挫時,她才深刻地意識到,那些童年的傷痛從未真正離去。
“他們是你的父母,你應該原諒他們。”身邊的人總是這樣勸她。
小雅曾經(jīng)因為無法原諒父母而深深自責內疚,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。
然而,小雅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問:“為什么我一定要原諒他們?他們真的意識到自己錯了嗎?”
“原諒他們,真的能讓我快樂嗎?”小雅開始質疑。
她慢慢意識到,原諒并不意味著忘記,也不意味著認同。
原諒是一種選擇,而不是一種義務。
02
我們未必能夠做到“釋然放懷,毫無蒂芥”,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。
我自己也曾經(jīng)在原生家庭的問題上糾結過很久。
小時候,父母總是忙碌于他們所謂的事業(yè)。
無數(shù)個黃昏,我守在空蕩蕩的家門口,望著巷口,期盼他們能早點歸來,聽我講講學校里那個調皮同學扯壞我書包的委屈,或是老師表揚我作文寫得好的小歡喜??傻鹊揭鼓簧畛?,等來的只有冰冷的電話,告知我今晚又要獨自面對那寂靜又空曠的屋子。
那時的孤獨,像一只無形的手,死死揪住我的心,將小小的我拽入黑暗的深淵,恐懼與失落交織成童年底色。
步入青春期,學業(yè)壓力如山倒,我在分數(shù)的泥沼里苦苦掙扎,滿心期望能從父母那兒得到一絲慰藉。
然而,當我紅著眼,拿著滿是紅叉的試卷向他們傾訴學習的艱難時,回應我的,是劈頭蓋臉的數(shù)落,指責我不夠努力、不夠爭氣,那些話語像尖銳的冰凌,直直戳穿我脆弱的自尊,淚水在眼眶里打轉,卻只能硬生生憋回去。
從此,內心筑起一道高墻,將自己與他們隔絕。
我曾經(jīng)試圖去原諒父母,告訴自己他們也是為了我好。
但內心深處的那個受傷的小孩卻始終無法釋懷。
直到有一天,我參加了一場心理學講座,聽到有人分享相似經(jīng)歷,當講述者顫抖著說出 “我真的沒法原諒,至少現(xiàn)在做不到” 時,那一刻,猶如一道光劈開我內心混沌。
我開始審視自己,為何非要困在 “原諒” 的牢籠?
我鼓起勇氣和父母談及童年那些孤獨時刻,滿心期待他們能有一絲歉意、一點理解,可他們只是輕描淡寫一句 “還不是為了你好,哪知道你這么敏感”,那一刻,心徹底涼透。
原來,不是所有傷口都能輕易被時間撫平,不是所有傷害都必須以原諒作結。
選擇不原諒,并不是因為心胸狹窄,而是因為懂得了愛自己。
選擇釋放那些沉重的負擔,選擇走向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。
03
當我們無法原諒父母時,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呢?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,每個人都需要根據(jù)自己的情況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答案。也許我們可以像小雅一樣,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感受,不再強迫自己去原諒。 也許我們可以嘗試與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,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去療傷。
也許我們可以通過心理咨詢、閱讀、寫作等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情緒,找到內心的平靜。
無論我們選擇哪一條路,都要記得,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(zhàn)斗。在這個世界上,有很多人和我們有著相似的經(jīng)歷,他們也在努力尋找著自己的出路。最后,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:當你無法原諒父母時,你會怎么做呢?讓我們一起在思考中尋找答案,共同成長。